行業新聞
石化界回望改革開放40年 共謀高質量發展
2018/11/26 原化工部副部長、中國石化聯合會原會長李勇武在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8年翻一番,實現了供給能力從短缺到豐裕的巨大轉變。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變革,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逐步形成,科技成果大量涌現,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而這些成就和變革,都離不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貢獻和進步。40年來,全行業銳意革新、開拓進取,為農業、工業、建筑業、服務業、國防科工的發展持續提供著能源、原材料、必需產品及先進技術,為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糧食安全,解決人們的“出行問題”“吃飯問題”“穿衣問題”“住房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改革開放為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活力。40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焖僭鲩L,全行業普遍建立起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一批又一批具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經營機制的石油和化工企業發展壯大起來。全行業科技創新正在由“跟跑”向“并跑”“領跑”方向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上綻放自己的精彩。
“改革開放40年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當前面對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全行業正在加快向石化強國目標跨越,此刻我再次想起了偉人的著名詩詞,不怕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崩钣挛滹柡钋榈孛銊钊袠I繼續堅持改革開放,開創全行業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指出,建設世界石化強國,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而當務之急在于加快建設石化業現代經濟新體系。一是要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二是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扭轉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三是要深入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滿足人民對綠色環保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四是要務實推進“一帶一路”石化園區建設,打造上下游聯動、國內外互濟的石化產業鏈,完善外商投資產業政策,加快中國石化企業國際化經營步伐。五是要建設新時代行業先進文化,培育創新型人才隊伍。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石化處處長邵稷指出,中國已成為石化產業大國,但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當前石化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整體大而不強的特點明顯。他強調,石化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應該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并堅持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使轉型和升級相互促進、傳統石化與新材料相互融合,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推進安全綠色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智能化發展,并進一步擴大行業開放力度,構建現代化的石化產業體系。
針對石化業的供給側改革,邵稷建議以問題為導向,堅持以去產能和補短板并重。去產能要以市場化手段為優先項,提升園區化層次水平以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在補短板工作上,應著重以PX、乙烯、化工新材料等為切入點,優布局、攻重點、抓落實。
來自生態環境部的專家解讀了我國現行生態環境法規體系的發展、演進和趨勢。他提醒企業,雖然近年來國家生態環保法規不斷收緊趨嚴,給廣大企業形成了不小的威懾,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但同時應看到,國家生態環境法規的升級完善,其實也給石化行業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他舉例說,法律法規在懲戒落后和排污企業的同時,其實對先進企業也有很多的鼓勵優惠政策,《環境保護法》《環保稅法》等都有明確的規定。此外,企業購買先進環保技術設備可得到所得稅減免支持,綠色金融政策讓環保先進企業的融資成本更低,正在落實的綠色采購機制將給提供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綠色服務的企業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信貸一處處長曾輝介紹,針對近年來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金融部門正在想方設法采取措施。比如,人民銀行相繼發布了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和金融支持去產能的若干意見,直指金融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弊端,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未來,我們將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讓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和實體經濟的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注入金融的血液?!痹x說。
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從行業媒體和產業智庫的視角,闡釋了“對40年行業改革開放成就怎么看,圍繞高質量發展未來應該怎么干”的問題。他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行業在創造數量型奇跡的同時,培育并創造了大量單項世界冠軍。面臨當前“百年未有之變局”,全行業必須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他強調,石化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協調為內生特點,以綠色為普遍形態,以開放為必由之路,并以共享為根本目的?!爸袊笊缫娮C了全行業豐功偉績的40年,今后我們也將繼續與行業、企業一起,致力于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石化強國?!贝迣W軍說。
陽泉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馮志武在會上分享了企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探索。據悉,通過持續推進從采煤到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的轉型升級,近年來該集團現代煤化工和化機裝備制造產業異軍突起。截至目前,集團內現代煤化工占煤化工板塊的比重已經超過60%,晉華爐等先進化機裝備成為領先世界、暢銷世界的創新產品。
此次峰會由中國化工報社主辦,山西陽煤化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峰會由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王曉云主持。